您有一份暑假防摔傷指南,請查收!
炎炎夏日,漫漫長假,是中小學生休閑、娛樂的好時間。游玩當中,磕磕碰碰可能也會比平時發(fā)生得更多一些。那么,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防摔傷的保護工作?在遇到孩子摔傷后又該如何處理呢?
一些速度相對比較快的運動都可能帶來摔傷,比如輪滑、平衡車、騎自行車等。所以在做這些運動的時候,第一要注意穿戴防護用具,選擇寬敞、比較平直的場地,當然最重要的是速度不能過快。
此外,無論是假期還是平時,家長還要注意保護孩子免受車禍傷,家長要帶頭遵守交通規(guī)則,用自行車、電動車帶孩子的時候,要給孩子的座椅做相應的防護,避免孩子腳部被車子傷害。還要注意汽車車門造成的擠壓傷以及玻璃劃傷,因為這些在我們臨床都是兒童比較多見的意外傷害。
游泳可以說是夏季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了。游泳在水里,是不是就不太會造成摔傷呢?
游泳是骨科醫(yī)生最推薦的運動項目,特別是對下肢外傷或骨關節(jié)疾病的孩子,例如孩子小腿骨折了,在骨折還沒有完全愈合、不能下地走路之前的階段,我們都建議游泳,基本不承重,但是有利于肌肉力量恢復。
游泳本身在水里不容易受傷,但是要注意從更衣室到游泳池這一段路上,由于地面濕滑,比較容易滑倒摔傷。當然,孩子游泳一定要到正規(guī)場所、在成人看護下游泳,防止溺水。
近年來,冰上運動也來越受歡迎。對于孩子來說,滑冰時要注意什么?
在學會滑冰之前,讓孩子學會怎么正確的“摔”,也就是摔倒時如何保護自己;另外,要規(guī)范佩戴護具,頭盔、膝蓋、手肘、手腕處都要做好防護。當然到正規(guī)滑冰場,由專業(yè)老師教授滑冰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騎自行車,打籃球、踢足球這些運動中,經常能就看到孩子穿戴護具。一定年齡以下的孩子做這些運動是必須要穿戴護具嗎?還是說只要熟練度夠了,就不用穿護具了?
嚴格來說,任何年齡段、任何熟練程度,從降低運動引起的傷害角度,都應該穿戴護具。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就是專業(yè)運動員在運動場上一般都是佩戴護具的,所以,不管我們的孩子在某個項目中多么熟練,最好還是戴上護具,這樣即使摔傷也能把傷害降低到最小。
孩子摔倒后,家長應該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骨折了?
輕度骨折會出現,局部腫脹、壓痛明顯,孩子不讓碰或者不讓按;中度骨折會出現孩子的活動受限,例如孩子鎖骨骨折后,肩膀不敢抬,肘關節(jié)骨折后肘關節(jié)不敢屈伸活動,下肢骨折時不敢承重、吃力;嚴重骨折時,會表現出骨折部位的畸形、活動異常,更嚴重的甚至能聽到骨骼與骨骼之間摩擦的骨擦音或骨擦感。
如果認為孩子摔得不太重,是不是可以自己送孩子到醫(yī)院?還是說最好叫120送醫(yī)院?
孩子如果是脊柱受傷,無論是腰椎、胸椎還是頸椎,最好請120幫忙,因為嚴重的脊柱傷是有生命危險的,所以需要專業(yè)人員幫忙。如果是四肢傷的話,如果孩子在某種特定體位下不疼的話,可以自己送醫(yī)院,但如果沒有不疼的體位,最好也請120送醫(yī)院。
在必須自己送醫(yī)的情況下,怎么做才能減少摔傷后的二次傷害?
關鍵是需要做好臨時固定,例如上肢用三角巾、紙板固定,減少活動,下肢不要承重。
如果是脊柱損傷,特別是頸椎損傷,需要穩(wěn)妥固定好頭頸部,搬動時需要整體搬動,減少受傷部位活動。舉個例子,比如是頸椎受傷的話,幾個搬抬的人要站在孩子的同一側,一起把手伸到孩子身體下方,共同用力,平行抬起,放置在床板或者大型案板上,固定好再送醫(yī),千萬不能用床單兜抬,因為頸椎的扭轉、吃力都會造成二次損傷。
對于骨折手術后出院養(yǎng)傷的過程中,在家里有哪些注意事項?
無論上下肢,肢體都不能持重,避免腫脹。要適當抬高,比如下肢骨折處要高過心臟,上肢手肘要高過心臟。另外有的家長特別擔心孩子不聽話,愛動,這個其實也不用太擔心,因為他只有不疼了才會動,所以只要保證動作幅度不是特別大就好。另外如果有問題的話,在出院前要盡量向醫(yī)生問清楚。
對于骨折后居家保守治療的孩子,要特別注意的事情是什么?
還是那句話,遵醫(yī)囑。居家保守治療的時間一般還是在急性期,急性期尤其需要聽醫(yī)生的要求,不讓下地的情況下就不要下地,不能承重的時候就不要承重。
一切視患者自身情況和以專業(yè)醫(yī)生診斷治療為準。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